昵称:tommy114 单位:广州特希达 来源:地址: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近良路星汇华轩c座2楼邮编:528300 时间:2007-09-23
您好!
我现在在做一个立交的施工图,如图中所示,a匝道上设有收费广场,而且侵入b、c匝道,由于收费广场是双向坡,b、c匝道各自都为右下坡,所以在鼻端之前有一个路脊线,我现在是把b匝道纵坡拉到终点,而c匝道是在鼻端开始拉的,并且b、c还有收费广场边线(asz、asy)在一段里面同时出现,我现在不知道鼻端到a匝道终点之间怎么处理???b、c匝道,还有收费广场边线线位asz\asy的.wid、.sup文件怎么设置。是不是把c匝道的纵断也从起点开始拉,那样两条匝道之间有偏置值,这样路脊线怎么确定?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曲线上的收费广场时怎么处理。
谢谢!!!
你好!你发送的邮件收到了。
1、一般情况对于收费站广场附近例如你发送的邮件的a、b、c匝道,a的终点接左右分开的b、c匝道的情况,在设计时自然是以a匝道为主进行纵断面和平面设计的。对于收费站区域一般考虑车辆停靠,均采用双向横坡设计的。纵坡也会设计在2%以内的。与收费站的主匝道a匝道衔接的bc匝道纵断面设计时,在考虑从a匝道(收费站场的中心线)高程沿法线横坡方向考虑一个高程插值后开始拉坡设计。与a匝道衔接一端首先要考虑与a匝道终点纵坡的衔接的顺坡,而且不宜坡度变化太大,尤其是bc匝道起点的纵坡差别(我这里假设bc匝道均以与a衔接处为起点)。这样以实现或者保证在bc匝道分类处(连接部处)的高差不能过大。至于bc衔接处即连接部区域的横坡还是易实施双相路拱。在b、c匝道的路幅宽度数据中外侧均按照正常输入,对于两匝道关联的一侧,均只输入正常的行车道的半幅宽度就可以了。硬路肩等均可以不用输入的。这样在路面标高图标注出来后,自行确定一条路脊线,将标高图再延伸到此路脊线,增加一下几个点的高程就可以了。这一区域本来就没有多少距离的。这一区间bc匝道的横坡也易采用单项横坡的。
这是我建议的对此种情况的处理方式,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比如你所说的以b匝道为主拉坡,c匝道从与b匝道的端部后再开始拉坡设计当然也是可行的。纬地也是可以实现的。采用纬地的附加车道的方式,从b匝道的纵断面推算得到与c匝道衔接的连接部范围内c匝道的横坡和标高等(目前纬地支持的是沿b匝道的横坡法线推算c匝道的方式)。
在随后我们马上发布的纬地的新版本中我们已经开发完成了沿主线(或主匝道)折线推算横坡和标高的折线推算方式了。对于立交区域多条匝道或者主线与匝道的这样的情况处理起来就更为方便、也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了。详细内容可以参考纬地v5.8版本的手册中关于路面标高数据图一节的内容。
2、对于当收费站场平面位于曲线范围内时,通常的设计也均是将其考虑拉直来进行设计的。因为我们不能将收费站的收费岛考虑设计成曲线的。即将收费站区域从起点到终点取直进行设计。
欢迎继续讨论。使用纯文字来描述这些问题还是蛮费劲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