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总,您好!
我是甘肃省某设计院的设计人员,甘肃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其中甘肃山区高速往往由于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形成连续长下坡路段,围绕控制货车制动失效效率为目标,合理确定长大下坡临界平均纵坡往往是设计中争议较大的焦点。《路线规范》中表8.3.5中规定了小于2.5%时,连续坡长及相对高差不受限制,但结合国内相关论文研究情况及piarc《道路安全手册》相关验算,超过平均纵坡及坡长超越2.2%/15km时,轮毂温度往往会超过长下坡安全警界温度200℃,此时,货车制动效率开始衰减,在各种不利工况综合影响下,可能会出现制动失效等安全性事故。同时,结合《公路避险车道设计细则》征求意见稿中3.2.2条,认为2%/15%公里时,就认为有必要论证设置避险车道的必要性,因此,我有以下几个疑问:
1.《规范》中引用的《高速公路纵坡设计关键指标与设计方法研究》工况及模型建立方法是否准确?所考虑的货车制动失效安全冗余是否不足,该目标下以现阶段货车实际运行状况是否能够达到95%或者其他具体的保证率?
2.类似《高速公路纵坡设计关键指标与设计方法研究》等规范引用的专题研究在知网或者其他数据库没有找到具体对应的报告成果,包括查询交通部西部项目网站,是否有专门的平台或网站会有规范支持性报告的公式?以便设计人员学习及分析具体项目中的特殊情况。
你好!近期我们微信公众号上将发表关于《规范》高速公路平均纵坡与坡长方面的解读性文章,会一并考虑回复您的问题的。
请注意关注!
对于回头曲线的设置,软件提供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后交点接前交点反算形成回头曲线。但在设计中,也有部分人员采用一个交点设置曲线进行回头曲线的设置。
请教一下这两种方式有什么优缺点?
尊敬的郭总: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来信。我是湖南交通设计院的王文哲,目前正在进行南宁至宾阳公路设计,该项目为一级公路,路基宽25.5m,双向四车道,功能定位为次要干线公路。我想要咨询的问题如下:
1、由于本项目经过大量农田村落,村落路网十分发达,为了满足沿线居民生产生活需要,与部分乡村道路(规划四级)需进行平面交叉设计。
该平交设计中主线是否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①按照《规范》(jtg d20-2017)10.5.1条第1款增设减速分流车道和加速汇流车道;
②按照《规范》(jtg d20-2017)10.5.2条第1款设置左转弯车道;
③按照《规范》(jtg d20-2017)10.5.3条第2款第3点设置附渐变段的等宽车道。
2、《公路平面交叉设计细则》(征求意见稿)何时能够正式颁布,乡村道路接入口是否可以按照《公路平面交叉设计细则》(征求意见稿)执行?
由于项目工期紧张,期待尽快回复为盼!!! 如需电话沟通,可以告诉我凯发app下载的联系方式,我的电话是15084780440。
谢谢谢谢谢谢~~~
郭总,您好!
关于回头曲线的问题特向您请教:
最近我们在西藏咨询了几个地方公路项目,主要以四级公路为主。部分单位的回头曲线采用单交点的方式,比如采用一个交点为15m半径的圆曲线直接回头。纬地软件推荐采用的是双交点设置回头曲线,即“与前交点成回头曲线”。
查阅了规范和道勘教材,对回头曲线的设置方式均没有明确规定。与这几个设计单位的路线人员沟通时,他们也反映规范并未规定回头曲线一定得采用双交点或虚交的方式。期间请教了几位路线大咖,他们给出的解释是:采用双交点可以避免回头弯处曲率变化过于急促,利于行车安全和舒适。
纬地软件推荐采用双交点设置回头曲线,请问当初开发软件时推荐这种设计方式是基于什么考虑的?双交点或单交点,哪种方式更优或对工程更有利(从通行安全性、舒适性等角度考虑)?有没有相关的科学依据?
还望不吝赐教!
郭老师:
你好!路线规范3.3.9内容如下:
请问:路肩墙是否同样适用上述规定?顶面宽度是否可以侵占土路肩?
感谢!
你好!你咨询的问题似乎不是《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条文内容呀!
抱歉,我们不能做出回复和解释啦!
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对公路的平曲线长度没有要求,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20km/h的平曲线长度最小值是40,但小交通量中的设计速度是15km/h,设计速度15km/h的平曲线长度该怎么选取?